人声后期 EQ 常见调法
人声录音的技巧在这里简单介绍一句:输入电平在-18 dBFS
~-8 dBFS
之间,不要过高过低。
- 首先在 80 ~ 100 Hz 之间,用 24 倍频低切。
- 第一个扫频点(增益 12dB/Q12),在 150 ~ 300 Hz 找沉闷的箱子声,然后衰减 3 ~ 5 dB,Q 值 12。
- 第二个扫频点(增益 10dB/Q10),在 500 Hz 附近(左右各 100 范围)找另一沉闷的闷罐声,衰减 3-4dB。
- 第三个扫频点(增益 10dB/Q10),在 800 ~ 3000 Hz,找人声存在感,明亮贴耳的点,人声向前。然后提升 1dB,Q值宽2。女生多数为 1.6K ~ 3.6 K Hz左右。这个区域,是我们人声的“甜蜜区”。因为人声在这个区域的谐波,还有泛起的较高波形,说明你的声音会很有穿透性,空气感很好,这也就像给声音“抹了蜜”一般。相反若不足,则可适当增益。建议选用硬件模拟类 EQ 去增益,数字 EQ 一般只做衰减。
- 第四扫频点(增益 10dB/Q8),在 4K 附近找尖锐刺耳声,衰减 4-6dB。
- 在 10K 以上搁架式提升 2-3dB,增加空气感亮度。
男声的音色频率调节
男声基音频率在 64 ~ 523 Hz 左右,泛音可扩展到 7 ~ 9K Hz。
- 在 64 ~ 100 Hz 做小的提升,可以增加一些浑厚感,这一段频点也是男低音的音域。对 100 Hz 以下频率切除,可以消除低频噪声,使音色更加纯净。男声音域比女声低一个 8 度音程,频率低一个倍频,在 100 Hz 衰减了 3dB 左右,可以增加清晰度。
- 在 250 ~ 330 Hz 做大的提升,可增加基音的力度和饱满程度,声音的响度也会增强,因为男声基音的主要频率在这个区域。(如果声音浑浊,要衰减 250 Hz 附近的频段。250 Hz 左右的频段范围决定声音饱满或浑浊。)。
- 在 500 ~ 800 Hz 要小量衰减,使音色不要太生硬。(如果声音听起来有喇叭音,请衰减 500 Hz 附近的频段。)。
- 对 1K Hz 左右频段做小的提升,这样可保证泛音的频率表现,增加音色的清晰明亮度,这个频段可延续至 3 ~ 8K Hz;声音听起来发散的话可提升中频,另外混响量不要过度。
- 4k Hz 镶边,锋锐感;8k Hz 高频哨声或齿音,轮廓清晰;16k Hz 空气感。
对于那种不许要与音乐相融合的念白,可以让声音尽量厚重,尽可能保留更多的低频。如果想让宣讲者的声音听起来犹如上帝般宏亮,可以根据情况提升 60 ~ 120 Hz。然后提升 7k Hz 附近的高频。有时需要降低一点中频,但要注意不要丧失声音的清晰度。
女声的音色频率调节
女声基音频率在 160 ~ 1.2K Hz 左右,泛音可扩展到 9 ~ 10K Hz。可以的话,在进行处理的一开始,就先加一个 BBE 或其他的激励器来对音色的高频泛音谐波进行提升,从而令整体音色增强颗粒感和清澈剔透。
- 160 Hz 以下,频率低于女声音域,为无用的低频成分,切除掉。
- 250 ~ 523 Hz 音区是女声基音主要音域,依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做提升处理;在 320 Hz 处增加 3 ~ 5 dB,可增强温暖的感觉。增强清晰度是在 150 ~ 500 Hz 之间的提升。以上都是围绕女声基音频段而调节的效果,都是为了增强声音的“凸出”和亲切温暖以及清晰感,其实在 345 Hz 频点作一定衰减也有可能令人声更加贴近伴奏,特别是需要强调女声飘渺唯美的效果时。
- 对中频范围 2K ~ 4K Hz 进行提升,其目的是为了使音色结构的泛音表现出良好的频率导通厚实特性,使音色更加完美,这是增加音色明亮度的频段。在 2502 Hz、4000 Hz 两个频点上做衰减处理,就相当于削弱了中频的信号,这样的调节相信会更加适用于需表现出冰冷、飘渺效果的女声上面。
- 对 10K Hz 以上频率给予小的提升,目的是为了使音色的色彩有足够的表现力,可对音色微小,细腻的部分加以表现,但要注意高频部分容易产生 S 音(嘶声),在 7K ~ 10K Hz 衰减了 3 ~ 5 dB,可以消除 S 音。
对演唱和声的均衡处理:
- 标准的高八度合唱,通常使用与主唱相同的均衡设置。
- 有 3-4 个不同声部的背景和声,声像范围跨越整个声场(最后有提及),这时要使用不同的均衡设置,要让他们听起来富有空间感并且超凡脱俗:对于高声部和声,我通常过滤掉 400 Hz 以下的频率,对于低声部和声,过滤掉 100 Hz 以下的频率,在不丧失合唱清晰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中频(1K ~ 4k Hz)。在中高频和高频我做了较大提升,直到听前来犹如天使发出的声音。
对主持人的调音
主持人多为年轻女性,其语音特性是清晰流畅,富于表情。她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,因此主持人的音色要具有感染力。低语调型:轻声细语、感情细腻,可采取近距离拾音,话筒与口型很近,这样可增加亲切感,可拾取纤细、微弱的声调。其缺点是存在近讲效应,低频过强。
- 衰减低频:在
100 Hz
附近衰减6dB
左右,最大可衰减到10dB
。 - 提升中频:在
250 Hz
~2K Hz
提升 3 ~ 6 dB。 - 衰减高频:在 6KHz 以上频段衰减 3 ~ 6 dB,以减小高频噪声。
对普通人的调音
在歌厅里,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,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遗,他们多为自己演唱。其中有的人没有受过基本专业训练,缺乏演唱技巧,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,其中,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,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声。为消除以上现象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:
- 在
100 Hz
以下要切除,消除低频噪声,使音色更加纯净。 - 在
200 Hz
~300 Hz
范围频率加以提升,以增加声音的响度。一般人声音都较低,而且缺乏响度,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。 - 在
500 Hz
~800 Hz
要小量衰减,使音色不要太生硬。 - 在中频提升 3 ~ 6 dB,以增强明亮度,使声音清晰、明亮。
对专业歌手的调音
歌厅里常有专业歌手,被朋友邀请到歌厅里做客,有时唱上两曲为朋友和客人们助兴。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,从发声、叹息、吐字、共鸣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,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。
- 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、网络流派,高、中、低泛音特性。
- 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。
- 要熟悉歌曲、歌词感情,调凌晨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直辖市一致。
- 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。
- 话筒的档次要高:宽频响、小失真、大动态。
- 女声:在高频部分容易产生S音(嘶声);在
7k Hz
~10k Hz
衰减了 3dB,可以消除S音。 - 男声:音域比女声低一个8度音程,频率低一个倍频,在
100 Hz
衰减了 3dB 左右,可以增加清晰度。 - 消除高音部分的S音:降低齿音响度,可使用带宽为1/2倍频程,中点频率为
6800 Hz
的衰减处理。最大 10dB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