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音频率音域音色
钢琴的音域范围从大字二组 A 至小字五组 C,几乎囊括了音乐体系中的全部乐音。以钢琴键为基准,普通人声的音域大概是在小字组 g 至小字二组 d2,男低音音域则大约在大组 E 到小组一组 d1。低沉、浑厚、老成、持重,是男低音的声音特色,这类声音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系统训练后才能达到。
在声乐中,根据人的生理差异,如声带的大小形状厚薄,音色差异以及音域高低宽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别。一般情况下,人声可以分为六类
女声三类:女高音,女中音,女低音
男声三类:男高音,男中音,男低音
未受训练的情况:
女高音 c1 ~ a2
女中音 a1 ~ f2
女低音 g ~ d2
男高音 c1 ~ a2
男中音 bb ~ f2
男低音 g ~ d2
接受训练的情况下,经过训练,发展较好的歌唱者,音域可能拓宽:
女高音 c1 ~ a2(c3)
女中音 g ~ f2(g2)
女低音 f ~ d2(e2)
男高音 c1 ~ a2(c3)
男中音 A ~ f2(a2)
男低音 E ~ c2(e2)
例如,钢琴的最低音频率是 27.5 Hz,最高音频率是 4186 Hz,而钢琴有十几个泛音,它的高频可达 10kHz ~ 20kHz,一般可测到 16 个泛音或 24 个泛音。这些泛音可分为低频泛音、中频泛音和高频泛音。如果低频泛音的幅度较强,音色就表现得混厚;中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,音色就表现得圆润、自然、和谐;高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,音色就表现得明亮、清透、解析力强。
在 2560HZ~5120HZ 高频段只有很少有乐器演奏如小提琴音域上限、钢琴、短笛高音域能够涉入这段频域,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段,人声在就更不用说了。5120HZ~20000HZ这个超高频频段的声音一般很少有乐器的表现,所表现容纳的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。尽管人声乐器基音不在这两个频段里,但如果缺少泛音,就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,定位感,声场的空间感。有了泛音,声音从低到高就会呈现出一条顺滑的曲线,音色柔顺甜美清脆,缺少了泛音就会表现出戛然而止的感觉,缺少高音延伸性与飞扬感,声音显得呆板,缺少韵味,如果泛音个数的缺乏或出现断层,声音连贯性就会打折扣,声音相对变得粗糙、干涩,音乐味减少。由此可见基音与泛音的顺滑连贯组合也是犹为重要的,是音色的重要构成要素。
根据意大利美声学的观点,就是将基音到第16个泛音的幅频强度值,在坐标上连成一条直线,这条直线就被称为最佳美声线(钢琴可以可测到16个泛音或24个泛音,乐器之王并非浪得虚名)。那么,哪个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越接近这条直线,哪个音色的低、中、高频泛音的比例也最为均衡,其音色的艺术表现力也最佳。
冷声与暖声
暖声:一般是指中低频低于 1280Hz 的声音,中低频量够、密度高,声音就会暖显宽厚,在听感上给人温暖、圆润、有密度包围感,因而厚重弹性感好,显得氛围感好,低频太过则显肥大松软混浊感;一般地泛音丰富声音就相对显润、显暖。
冷声:一般是指高频高于1280Hz的声音,高频密度足够声音就显会亮,声音会发冷,单薄纤细,在听感给人听起来冰凉、清澈、有距离空间感,因而层次定位感好,显得解析力高;高频太过则显刚硬毛刺刮耳感;一般地泛音欠缺声音就相对显干、显冷。
冷声、暖声这是一个整体声音风格的概念。冷声泛指解析力高、反应快速的声音表现,并且在频响特性上比较偏向高低两端,通常冷色的系统的残响比较少。暖声泛指声音饱满,残响丰富,并且在中频、中低频有特殊的染色,声音表现较为松软、有弹性。通常暖色的声音表现容易使人耳感到舒适,冷色比较易于听清细节。如果进行适当的校声,冷声和暖声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。过冷或过暖都是校声不好的结果,前者使人感到过于刺激,后者会降低整个系统的“保真度”而显得混浊不清。
想要得到解析好、声底干净、定位清晰、空间感强烈、声场还原好、泛音丰富、人声细腻、温润动听、低频酥松弹性又有打击能量包围氛围感、三频表现均衡、素质出色的系统,是非常不容易的,这需要前级解码的素质、后级功放的素质、音箱的素质、炮的素质、播放器的素质、咸菜的素质全面综合起来都很高加上搭配得当才能获取这样的声音。一般器材比较难做得到,所以市面上器材在成本及售价的限制下,都会有所取舍适当倾向于某一方面,加上不同公司调音师的风格偏好调,或者为迎合不同的听音取向群体,于是乎就出现各种不同风格器材。常规的器材特点在后面的文章我会分享我的一些个人见解。
每个人每个阶段都会随着认识的不同、家访见识器材的多寡、阅历的不同、年纪的不同、耳朵器官衰老程度的不同,喜好的声音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变化,所以不同的人对声音有不同的评判取向,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声音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,这是无法统一成一个规定的模式的。于我个人的看法,不管是冷声系统还是暖声系统,一个系统要有干净的声底,频段之间的衔接比较顺畅,没有太突兀的某个频段压制了其他声音频段,能给人比较耐听的感觉,这应该是一个系统具有好声音的基础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其他方面细化的鉴别与赏析。